成都体育学院,是西南地区唯一的高等体育学府。学院为原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六所体育院校之一,现由四川省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建,是国内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体育院校。同时也是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援外教练员培训基地。
成都体育学院
成都体育学院前身系建于1942年的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1950年更名为成都体育专科学校。
1953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西南体育学院,进入新中国重点建设的六大体育院校行列。1956年,正式更名为“成都体育学院”。1957年,学校开始实行体育教育本科学制。
1958年,在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元帅关怀下,学校创建了全国首家体育医院。1962年,学校成立了国内专门从事体育史研究的机构——体育史研究室,开启了体育史研究。20世纪50—60年代形成的中医骨伤科学和武术两门优势特色学科被贺龙元帅誉为成都体育学院“两枝花”。
改革开放后,学校强化“一专多能”人才培养规格与定位,开展了体育新学科研究。20世纪80—90年代编辑出版了《现代体育科学丛书》,至今仍有广泛影响。
进入21世纪,学校抢抓高等教育扩招机遇,顺应国家体育事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积极拓展学科布局,实现了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的跨越。
学科设置特色突出
学校现设有21个本科专业,其中4个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专业为四川省高校本科特色专业,体育学和运动医学为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中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入选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体育教育专业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乒乓球》为国家级精品教材,且有7部教材入选“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国家级教材。
竞技体育优势明显
学校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全国举重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全国武术套路青少年培训基地和全国田径短跑、跨栏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和优秀后备人才的任务。现已在举重、艺术体操、武术、田径、水球等竞技项目上形成优势与特色。2009年以来,学校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比赛中共获得金牌640余枚、银牌480余枚、铜牌450余枚。
科学研究成绩斐然
2009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级项目45项(包括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省部级项目300余项,形成了以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为代表的高水平科研成果,获得包括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内的37项省部级科研奖励。建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重点实验室、四川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等。学校编辑出版的学术刊物《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CSSCI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学校还建有国内高校中唯一集收藏、展示、科普研究与文化传承为一体的以中华体育史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
广泛开展交流合作与服务
学校与美国、英国、中国香港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并与多所世界知名大学构建“2+2”“3+1”和“3+1+1”学士、硕士学位学生联合培养体系。学校还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国家运动项目协会改革的新契机下,主导成立了全国学校体育排球联盟、四川省运动舞蹈协会、四川省搏击协会和四川省体育产学研促进会等一系列行业协会。长期以来,学校积极发挥运动医学专业优势,为国家及四川省运动队提供科技攻关及医疗服务。
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学校涌现出不少蜚声体育界的专家、学者,如著名武术家、中国武术协会原主席、中医骨伤郑氏学派的创始人郑怀贤教授,著名体育史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原体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周西宽教授等。并培养了以我军军事体能训练奠基人孙学川少将和奥运帆板冠军殷剑等为代表的6万余名各类毕业生,为国家体育及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成都体育学院已成为在西南地区享有盛誉、在全国广有影响的体育院校。进入新时期,学校将继续秉承“行健不息,积健为雄”的校训,坚持“以体为本,体医渗透、体文结合”的鲜明办学特色,不断开拓新的特色领域,在未来续谱华章,再造辉煌。